“醫(yī)生,我這右胸長了個大東西,好幾年了,越長越大,一到夏天親戚朋友們看到都在問……”近日,飽受困擾的Y女士來到中山三院肇慶醫(yī)院甲乳外科就診,向黃澤楠主任傾訴煩惱。
原來,困擾Y女士多年的,是個直徑近20cm的巨大脂肪瘤,更讓她頭疼的是,瘤子位置特殊,長在乳房上方,緊鄰肌肉和神經,而傳統(tǒng)開刀手術不僅要在胸部留下一道十幾厘米的"蜈蚣疤",還可能因損傷周圍神經血管組織。
Y女士跑了好幾家醫(yī)院,給出的手術方案都無法讓她放心,要么擔心切不干凈,要么害怕疤痕太大,了解到中山三院肇慶醫(yī)院開展了“經腋窩單孔腔鏡”技術,可以很好地處理此類問題,她才抱著一線希望前來求診。
了解Y女士的擔憂后,黃主任安慰道:“這瘤子雖然大,但是我們有新技術,既能精準切除這個脂肪瘤,又能把疤痕隱藏在腋窩這個位置,美觀效果也好。咱們就走一走‘腋窩密道’?!?/span>
那么,啥是"腋窩密道"?
傳統(tǒng)手術會在瘤體表面皮膚開個大大的切口,而目前的單孔腔鏡技術,則可以通過腋窩入路,切開一個約6cm的小口,置入單孔腔鏡裝置,借助高清鏡頭和精細器械,順著組織間隙找到瘤子,在避開周圍血管肌肉組織的情況下,像剝石榴一樣把20cm的瘤子完整"掏"出來。
手術當天,黃主任帶著團隊"全副武裝":腋窩入路、單孔腔鏡穿刺器、高清放大腔鏡鏡頭、腔鏡手術器械和超聲刀等一應俱全。
由于瘤子太大,黃主任采用逆序法游離胸大肌表面筋膜,再沿腫瘤包膜分離皮下及腫物間隙,精準保護周圍重要結構。當瘤子完全游離后,采用類似助產士的分娩手法,將瘤子整體牽引推拉,從6cm的切口取出。
手術效果令Y女士驚喜——手術時間短,術后康復快,疤痕隱藏好,下床活動早。第二天,患者發(fā)現(xiàn)胳膊活動比術前利索多了,更讓她滿意的是,那道位于腋窩皺褶中的切口極其隱蔽,幾乎看不到疤痕。Y女士高興地說,“以前總怕別人異樣的眼光,現(xiàn)在終于可以自信地穿上自己喜歡的衣服了。”
很多人覺得腔鏡只適用于“小瘤子”,其實大瘤子才更能體現(xiàn)優(yōu)勢——相較于傳統(tǒng)開刀的創(chuàng)傷大、恢復慢,腔鏡能精準分辨并避開神經血管,尤其適合像Y女士這樣的患者。
胸部"鼓包"?這些信號要警惕!
腫塊生長快:1-2個月明顯變大,說明生長旺盛;
質地硬、推不動:要警惕惡性腫瘤;
伴隨疼痛/麻木:可能壓迫神經;
影響活動:比如抬手、轉肩困難,有占位擠壓效應。
如果有以上情況,建議盡早到正規(guī)醫(yī)院甲乳外科或普外科就診。黃主任提醒大家:“體表腫塊千萬別不當回事,尤其是短期內快速增大、邊界不清的,一定要及時檢查,早發(fā)現(xiàn)早處理,效果才更好?!?/span>
來源:中山大學附屬三院肇慶醫(yī)院訂閱號
點個“在看”讓更多人知道↓↓